针对汇川680系列伺服压机(EtherCAT通讯)采用速度模式快速接近 + 位置模式精确控压的策略,以下是详细的调试步骤,涵盖参数自整定、动态响应优化、振荡抑制及关键位置设置:
一、伺服电机参数自整定(刚性/惯量辨识)
1、基础设置
- 确保机械安装牢固,联轴器无松动,丝杠/连杆机构润滑正常。
- 设置控制模式为速度模式(调试初期)或扭矩模式(用于辨识负载)。
- 通过EtherCAT主站(如TwinCAT、Codesys)或汇川IS620P调试软件连接驱动器。
2、执行自整定流程
刚性辨识:
- 进入驱动器参数设置 → 选择"刚性自整定"(参数号通常为H09-00)。
- 让压头运行至中间行程位置(避开机械死点),保持静止后启动辨识。
- 驱动器会自动施加小幅扭矩扰动,测量系统响应刚度。
- H09-01选择伺服刚性,推荐15-17,0-31数值越大刚性越大
惯量辨识:
- 选择"惯量辨识"(参数H0D-02)。
- 压头需在20%~80%行程内匀速往复运动,驱动器通过加速度/扭矩关系计算负载惯量比。
- 根据需要选择三角波模式或阶跃矩形波模式。
关键参数:
- 保存自整定结果(H08-15:负载惯量比;H09-01:刚性等级)。
- 惯量比 > 10 时需检查机械设计(如减速比不足)。
3、手动调整建议
- 若自整定后仍振荡,可降低刚性等级(H09-01值调小1~2级)。
- 高精度场景:将位置环增益(H08-02)设为刚性等级对应的推荐值,速度环增益(H08-00)设为推荐值的70%初调。
二、动态响应测试与振荡抑制
1. 速度模式调试(快速接近阶段)
- 参数调整:
- 速度环比例增益:默认就可以。
- 速度环积分时间:默认就可以。
- 测试方法:
- 指令阶跃速度变化(如0→100mm/s),观察实际速度曲线(用调试软件示波器)。
- 目标:响应时间 < 100ms,无超调或抖动。
2. 位置模式调试(精确控压阶段)
- 切换逻辑:
- 当压头距目标位置1~2mm时,EtherCAT主站发送模式切换指令(需在1个周期内完成)。
- 同时切换位置指令源(如从内部速度切为外部目标位置)。
- 抗振荡措施:
- 位置前馈:启用速度前馈和加速度前馈,提升动态响应。
- 低通滤波:在位置指令通道加入滤波,时间常数2~5ms。
- 陷波滤波器:若出现机械共振(如频率50~150Hz),启用陷波滤波器抑制共振峰。
3. 模式切换平滑处理
- 参数同步:切换瞬间写入初始位置值(避免位置跳变)。
- 转矩限幅:在位置模式启动时施加临时扭矩限制(如额定扭矩80%),防止过冲压伤工件。
三、关键位置与保护参数调试
1. 行程限位设置
- 软限位(必须设置!):
- 下限位(H03-03、H03-05、H03-07):压头安全零点 + 2mm 缓冲。
- 上限位(H03-03、H03-05、H03-07):最大行程 - 2mm 缓冲。
- 硬限位:配置DI信号作为急停限位。
2. 压力控制参数
- 转矩限制值(压力上限):
- 计算目标压力对应扭矩:扭矩 = 压力 × 丝杠导程 / (2π × 机械效率)。
- 在位置模式下设置扭矩限制(H07-09正扭矩限幅)为计算值的90%~110%。
- 过压保护:
- 配置DI信号触发紧急停止(如压力传感器超阈值时触发:外部急停)。
3. 位置精度优化
- 稳态调校:
- 在目标压力位置进行微动调整(±0.1mm),观察压力波动。
- 若压力不稳,增大位置环积分增益或加入死区补偿。
- 重复定位测试:
- 连续运行10次压装循环,记录位置偏差(应 ≤ ±0.01mm)。
四、调试注意事项
1、安全防护:
- 首次测试时在压头下方放置软质垫块,防止过冲损坏模具。
- 急停回路(DI信号)必须独立于PLC,直接切断驱动器使能。
2、EtherCAT优化:
- 通讯周期 ≤ 2ms,使用DC同步模式减少抖动。
- 启用分布式时钟(DC)校准各从站时钟。
3、异常处理:
- 若切换位置模式后振荡,临时降低位置环增益(H08-2),或加入加速度限制。
最终调试目标:
- 快速接近段:速度 > 100mm/s,响应时间 ≤ 0.1s;
- 精确控压段:位置控制精度 ≤ ±0.01mm,压力波动 ≤ ±1%;
- 切换过程:无冲击、无超调,过渡时间 < 20ms。
通过上述步骤,可确保压机在高效运行的同时实现高精度压力控制,特别适用于精密压装、电池化成等工艺场景。调试后建议保存多组参数(如不同模具参数),通过PLC条件切换调用。